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健康速递 > > 正文

今日看点:吃过青团,才算不辜负春天

日期:2023-02-17 08:16:23 来源:常驿
分享到:

春天的第一只青团子

在常州人心目中的地位


【资料图】

不亚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

近期

记者在一些糕点店铺看到

青团子已经上!市!啦!

立春一过,各大餐饮店和糕点店铺青团上市,立马让人感受到了些许春意。

这些圆滚滚的小团子,如碧玉般圆润细腻,绿得生机盎然,糯叽叽的口感,咬开来是各种甜咸滋味,成了江南独特的春天味道,吸引了众多吃货。

LOOK

01

追寻自然的本真滋味

张银娣是春江圩塘人,做青团的手艺是和奶奶学的。“春天一到,野蓬蒿长出来了,我们这家家户户都用它做青团,老一辈传下来的,现在还是这样。”于是,趁着天晴得空,张银娣喊上姊妹一起出门,去江边采今年的第一波野蓬蒿。此时的野蓬蒿最是鲜嫩,用来做青团,清香扑鼻。

“捣青草为汁,和粉做团,色如碧玉”。《随园食单》里,清朝老饕袁枚对青团的描述,在吃到张家阿姨的青团时,变得清晰生动起来。

在张阿姨看来,青团好不好吃,关键就是“青”的来源。不同于市面上的网红青团,使用艾草粉、蔬菜汁给青团上色,张阿姨仍坚持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土做法:采摘野生蓬蒿搓晒至绒,捣烂入团,青团才会自带青草香气。“艾草处理不好会有苦涩味,而蔬菜汁做青团,虽颜色更鲜亮,但少了那股青草香,味道不正。”

采摘艾草

近年来拆迁移居,张阿姨总会去江边上挑野蓬蒿。喊上姐妹们一起,找四五个晴天,挑上一两麻袋,一整个青团季的用量就够了。“去年我们挑了有一百多斤野蓬蒿,回来掐头去茎,用擦板搓碎后再晒,搓晒的过程要反复四五遍,直至野菜变绒状,就可以了。”

制作青团

做青团时,抓一把野蓬蒿绒用热水泡开,草绒立即恢复鲜绿,再与自制的糯米粉搅合拌匀,85克面团包入65克馅料,就可上蒸笼了。米粉也是粳米和糯米配出来的,张阿姨说,这样做出来的青团,皮软糯弹韧但不粘牙,馅料饱满却不易破,一次吃一个就能饱。

张阿姨家的青团馅料品种丰富,咸口有青菜、萝卜丝、雪菜笋丝,甜口有豆沙、芝麻、枣泥等,卖的最好的还是青菜猪肉馅。菜肉比1:2,再配上阿姨自己熬的猪油渣,一口咬下去,淡淡的青草甜香气混着菜肉的咸鲜味,很是满足。

圩塘街上的这一爿小店,每年立春到清明之间就会迎来青团季。前几天,就有上海的老客来订了50个豆沙馅的青团。“现在开始订单慢慢就要多起来了,往年清明之前一星期最忙,一天要做五六百个,5个炉子、35个蒸屉一齐开火,一忙要忙到晚上九十点钟。”张阿姨说,开店几年,自己的手艺靠着食客们的口口相传,越做越好,还会接到广州、深圳的订单,“游子离乡,最念的不过是这一口地道家乡味。”

正说着,被邻居推荐来买酒酿馒头的食客黄先生寻味进门,闻见刚出锅的青团正冒着香气,当即打包了两份,还现尝了一个。“能吃的出是真材实料,我就住在附近,小时候都是吃的这种青团,就是这个味道。”

LOOK

02

吃过青团,才算不辜负春天

“哦哟,青团已经上啦?”翠竹大道上的苏糯焦溪团子店,前来买糕团的张阿姨一眼看到了柜台内两栏绿油油的青团,“有什么口味?”

“蛋黄肉松的6元一个、松仁豆沙的4元一个……”“给我各来6个。”张阿姨告诉记者,自己很喜欢吃青团,每年清明前都会买。

听松楼花园酒店本周也推出了多种口味的手工艾草青团,总经理张玲告诉记者,艾草青团是该店的时令特色,10元一只,每年清明前后,一天都要卖出近千只,厨房都来不及做。

“青团好不好吃,艾草汁是关键。” 张玲介绍说,听松楼的艾草选自金坛、浙江等地的山区野生艾草,做出来的青团色泽、香味俱佳;米粉则需将粳米粉和水磨粉按比例调配,保证口感且开锅不塌;馅料分甜咸两种,甜馅由枣泥、红豆沙加上松仁调配而成,需小火慢熬两小时以上,咸馅就更丰富了,有鲜笋丁、猪肉、香菇丁、豆干丁等,此外还有净素馅,青菜、木耳,再加上春天的时令菜,像是把春天的滋味都揉进了面团里。

春生万物

市民黄女士最认听松楼现做的传统豆沙青团,“现场刚蒸出来的最好吃,揭开笼盖的一瞬间,就有一股江南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,团子油光水滑、皮薄、馅料入味。枣泥豆沙的青团如果皮厚或者馅料调得不好,就不好吃了。”

百年老店银丝面馆的首批青团2月初开售,有蛋黄肉松、马兰香干、古法豆沙和荠菜4种口味,目前活动价28.5元6只,热销时一天可卖出3000多只。

在坚持做好传统口味的同时,银丝面馆不断创新工艺,制作适合冷食的致鲜装青团,口感比传统青团更柔软,可以即买即吃,轻轻咬一口,青团的皮软糯又带一丝韧劲,內馅搭配比例也很完美,无论是豆沙的甜、还是蛋黄的咸、马兰的香,都让人难以忘怀。

一些五星级酒店还推出了各种颜色的团子,有奇异粉团、南瓜团、特制豆沙紫薯团、巧克力团等新口味。

江南春短

追从时令的野生艾草青团赏味期也只有这么十几天

“寒食青团店,春低杨柳枝。

酒香留客在,莺语和人诗。”

错过等一年的春味

大概是整日窝在格子间里的我们

拥抱自然最朴素的方式

来源:常报新媒体

全媒体记者:尹梦真  周静

摄影:胡平

编辑:文捷

转载请注明来源:常州日报

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!戴口罩!戴口罩点+提醒其他人↓↓↓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方健康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